“擁有不如分享”——臺灣殼牌捐贈歷史悠久的百年倉庫
歷經百年滄桑的老油庫,華麗變身社區文化活動基地,殼牌對可持續發展的承諾,從未改變。
新千年伊始,殼牌向臺灣捐贈了一座“夢想的倉庫”。——2000年末,臺灣殼牌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將擁有百歷史的淡水油站地上物所有權捐贈給了淡水文化基金會。
這次捐贈的八間倉庫及其周圍的辦公室是臺灣地區碩果僅存的十九世紀洋行貨棧建筑,從19世紀晚期開始,便一直由殼牌公司使用。
殼牌創始人馬科斯?塞繆爾于1897年在淡水買下一塊地,用于拓展亞太地區業務,這塊土地從最初的一間小倉庫發展成為八間倉庫及其周邊的辦公樓,以滿足日益增長的油品儲存和包裝需要,持續發展的業務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才被迫中斷。數十年后,這些倉庫又被重新啟用,用于儲存油品,直到2000年臺灣殼牌決定將它們捐獻出來。
這些建筑的新主人淡水文化基金將會把它們用作發展社區文化活動,包括建立社區大學,并開辟一隅作為展覽館,追溯殼牌在臺灣的歷史軌跡。
時任殼牌東北亞集團主席的陳逸嘉說:“這塊土地過去主要用于發展經濟的目的……而將來將會變成一座夢想的倉庫。這種由商業用途到社區貢獻的轉變,反映了殼牌致力于可持續發展的承諾。
在過去超過一個世紀的時間里,許多殼牌同事或經銷商都曾與這座淡水倉庫有過淵源,相信他們也都一樣會支持公司的這一決定,因為殼牌人相信:“擁有不如分享。”
訪問120年精彩故事分享部分的更多內容
羅杰?威廉姆斯:幫助殼牌重回大陸的“殼牌中國通”
羅杰,幫助殼牌重回大陸的“殼牌中國通”。
自豪吧,激情奧運銘刻著我們的一份貢獻!
殼牌帶著由衷的自豪,鼎力支持北京奧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