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中國工業需求及南亞和東南亞經濟發展的推動,全球液化天然氣需求將持續增長至2040年后
2024年2月 14日
倫敦?– 《殼牌液化天然氣(LNG)前景報告2024》顯示,隨著中國工業領域煤改氣步伐加快,以及南亞和東南亞國家使用更多LNG來支持其經濟增長,預計到 2040 年,全球LNG需求將增長 50% 以上。
2023年全球LNG貿易量達到4.04億噸,高于2022年的3.97億噸。LNG供應緊張限制了其貿易量的增長,同時其價格和價格波動均保持在歷史平均水平以上。盡管全球部分區域的天然氣需求已經達峰,但全球總需求量將持續攀升。根據最新的行業預估顯示,到2040年,全球LNG需求量將達到每年6.25億至6.85億噸左右。
殼牌能源全球執行副總裁Steve Hill表示:“中國的工業領域正在尋求通過從使用煤炭轉向天然氣來減少碳排放,因此可能會在2030年前主導全球LNG需求增長。”
2030年后,南亞和東南亞部分國家的本國天然氣產量下降將會推動其對LNG需求的激增,因為這些經濟體越來越需要大量天然氣以供其燃氣發電廠或工業使用。然而,南亞和東南亞國家需要對天然氣進口基礎設施進行大量投資。
《殼牌液化天然氣(LNG)前景報告2024》顯示,在那些發電結構中可再生能源占比較高的國家,天然氣是對風能和太陽能發電的良好補充,提供了短期靈活性并保障了長期供應安全。
歐洲能源安全
在 2022 年俄羅斯對歐洲的管道天然氣出口驟降之后,2023 年, LNG繼續為保障歐洲能源安全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新建的再氣化設施有助于改善能源供應的安全性。盡管 2023 年歐洲天然氣需求總體下降,但歐洲LNG進口量仍與 2022 年持平。
依賴天然氣供暖的國家冬季氣溫相對溫和,加上天然氣儲備水平高、核能發電量增加以及中國經濟復蘇溫和,以上這些因素都有助于平衡 2023 年的全球天然氣市場。
與 2021 年底至 2022 年的歷史價格新高和前所未有的價格波動相比,2023年相對平衡的全球天然氣市場有助于降低和穩定歐洲和東亞主要進口地區的天然氣價格。然而,2023 年的天然氣價格和波動性仍明顯高于 2017年至2020 年期間。
盡管 2023 年全球市場供應充足,但俄羅斯對歐洲的管道天然氣供應不足以及去年LNG供應增長有限,這意味著全球天然氣市場在結構上仍然趨緊。
查看完整《殼牌 2024 年液化天然氣(LNG)前景報告》(英文版),請訪問 http://www.shell.com/lngoutlook
媒體問詢
殼牌中國新聞中心:SCHINA-Spokesperson@shell.com
免責聲明
殼牌有限公司直接和間接投資的公司為獨立的實體。在本新聞稿中,為了方便起見,有時使用“殼牌”、“殼牌集團”及“集團”等詞,它們一般是指殼牌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同樣,“我們”、“我們的”一般也用于指代殼牌及其子公司或者為公司工作的人。當指明特定的公司并無任何實際意義時,也使用這些表述。本新聞稿中所用的“子公司”、“殼牌子公司”和“殼牌公司”是指殼牌直接或間接控制的實體。殼牌擁有聯合控制權的實體和非法人業務一般分別稱為“合資公司”和“聯合運營業務”。“合資企業”和“聯合運營業務”統稱為“聯合安排”。殼牌擁有重大影響力但既無控制權也無聯合控制權的實體稱之為“關聯公司” 。為了方便起見,“殼牌股權”用于表示殼牌在一家實體或非法人聯合組織中持有的、除開所有第三方股權之后的直接和/或間接所有者權益。
前瞻性陳述
本新聞稿包含關于殼牌有限公司的財務狀況、運營結果和各項業務的前瞻性陳述 (其含義見美國1995年證券訴訟改革法案規定)。除歷史事實之外,所有其他陳述均是或可能被視為前瞻性陳述。前瞻性陳述是指,基于管理層的當前預期和假定,而做出的關于未來預期的陳述,其中包含已知和未知風險及不確定因素,可能導致實際結果、業績或事件與前瞻性陳述中明示或默示的情況大相徑庭。前瞻性陳述包括但不限于,有關殼牌有限公司可能面臨的市場風險的陳述以及表達管理層的預期、信心、估計、預測、計劃和假設的陳述。這些前瞻性陳述是指使用諸如“預期”、“相信”、“可能”、“估計”、“希望”、“打算”、“可以”、“計劃”、“目標”、“展望”、“也許”、“預計”、“將”、“試圖”、“目的”、“風險”、“應當”以及類似詞語或表述的陳述。殼牌有限公司未來的運營可能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使得其運營結果與本新聞稿中的前瞻性陳述差別迥異。這些因素包括(但不限于):(a)原油和天然氣的價格波動;(b)殼牌集團產品的需求變化;(c)貨幣匯率波動;(d)鉆探和生產結果;(e)儲量估計;(f)市場損失和行業競爭;(g)環境風險和自然風險;(h)查明合適的潛在收購財產和目標以及成功談判并完成交易的相關風險;(i)在發展中國家和受到國際制裁的國家從事業務的風險;(j)立法、財政和法規方面的發展,包括應對氣候變化的法規性措施;(k)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經濟金融市場條件;(l)政治風險,包括征收風險和與政府實體就合約條款重新談判的風險,項目延期或提前、審批和成本估算;(m)傳染病所造成影響的相關風險,例如新型冠疫情的爆發,地區沖突,如俄烏沖突,以及嚴重的網絡安全漏洞;以及(n)貿易條件變化。本聲明不保證未來的股息支付將匹配或超過以前的股息支付。本聲明中包含或提及的警示陳述明確限制了本新聞稿所包括的全部前瞻性陳述。讀者不應不適當地依賴于前瞻性陳述。關于其他可能影響未來業績的因素,請參見殼牌表20-F(截止到 2022年12月31日,可登錄?www.shell.com/investors/news-and-filings/sec-filings.html?或?www.sec.gov?下載),這些因素也明確限制了本新聞稿所包括的全部前瞻性陳述,讀者就此同樣應給予考慮。所有前瞻性陳述僅應截至本新聞稿發布之日(2024年2月14日)有效。殼牌有限公司及旗下任何子公司均無義務公開更新或修改任何前瞻性陳述以反映新信息、未來事件或其他信息。由于上述風險,結果可能嚴重偏離本新聞稿的前瞻性陳述中明示、默示或隱含的情況。
殼牌的“凈碳強度”
此外,在本新聞稿中,我們可能會提到殼牌的“凈碳強度”,其中包括殼牌在生產能源產品的過程中產生的碳排放、我們的供應商在為此生產提供能源的過程中產生的碳排放,以及我們的客戶在使用我們銷售的能源產品的過程中產生的碳排放。殼牌僅負責控制自身產生的碳排放。使用殼牌的“凈碳強度”等詞僅為方便起見,并不意味著這些排放是殼牌或其子公司產生的碳排放。
殼牌的“凈零排放”目標
殼牌的運營計劃、前景展望和預算基于對未來十年的預測,并于每年更新。它們反映了當前的經濟環境,以及我們可以合理預期的未來十年的狀況。 因此,它們反映了我們在未來十年的范疇1、范疇2和“凈碳強度”目標。然而,殼牌的運營計劃無法反映我們2050年凈零排放目標和2035年“凈碳強度”目標,因為這些目標目前超出了我們的規劃期。未來,隨著社會逐步向凈零排放目標邁進,我們預計,殼牌的運營計劃將反映這一趨勢。 然而,如果社會在2050年未能實現凈零排放,現在看來殼牌可能無法實現這一目標的風險將非常大。
殼牌將于2024年3月14日發布《2024能源轉型戰略》,其中包括殼牌能源轉型戰略更新,以及殼牌未來的氣候目標。
前瞻性非公認會計原則指標
本新聞稿可能包含某些前瞻性非公認會計原則指標,如[現金資本支出]和[撤資]。我們無法將這些前瞻性非公認會計原則指標調整成最具可比性的公認會計原則財務指標,因為調整所需的某些信息取決于殼牌無法控制的未來事件,例如石油和天然氣價格、利率和匯率。此外,若要估計出符合公司會計政策且達到必要的精準度的公認會計原則指標,是極其困難的且需要投入過度努力。未來期間的非公認會計原則指標無法調整成為最具可比性的公認會計原則財務指標,其計算邏輯與殼牌有限公司財務報表中采用的會計政策保持一致。
本新聞稿中提及的網站內容不構成本新聞稿的一部分。
在本新聞稿中,我們可能使用了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準則嚴格禁止在向SEC提交的文件中使用的詞語。敦促投資者仔細考慮我們在表20-F、文件編號 1-32575(可登錄SEC網站?www.sec.gov?下載)中披露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