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偵“碳”大玩家
兩支隊伍,從倫敦到伊斯坦布爾,一次橫跨歐洲的壯麗旅程,規則只有一個,看誰排放的二氧化碳量最低。這就是在殼牌偵“碳”大玩家中英國早間節目DJ格雷格·詹姆斯及荷蘭演員卡佳·舒爾曼為四位勇敢的知名參賽隊員所設立的挑戰!
偵“碳”大玩家節目分為五個短劇集,拍攝兩支隊伍如何意外陷入各種窘境和克服一系列的挑戰來完成其低碳排放目標。從電動倫敦黑色出租車、氫燃料汽車到電動水翼船和駕駛式行李箱,這兩只強悍的隊伍使用了超過30種不同的清潔能源車輛,從倫敦市中心出發,一路穿過歐洲的高山、湖泊和城市,直抵土耳其海濱。
偵“碳”大玩家之二氧化碳排放的計算方法
標題: ASK_MISSION_CONTROL_CO2_SHORT_281119
片長: 1:11 分鐘
說明:
解釋偵“碳”大玩家第二季獲勝隊的決定方法。
ASK_MISSION_CONTROL_CO2_SHORT_281119 文字整理稿
[背景音樂播放]
有節奏的器樂。
[視頻鏡頭]
正面拍攝一位殼牌員工對著攝像機說話。切換至高角度拍攝倫敦,焦點是泰晤士河,然后切換至高角度拍攝伊斯坦布爾。
主持人
偵“碳”大玩家第二季是一次從倫敦到伊斯坦布爾的公路挑戰賽。
[圖形]
一個標志及“英國倫敦”字樣出現在畫面中央,疊加在泰晤士河景色之上。
[動畫]
英國倫敦標志縮小并移至畫面左上角。一條白色虛線從英國倫敦標志開始延伸,連接到出現在畫面右下角的“土耳其伊斯坦布爾”字樣及標志。
[音頻]
伴隨著英國倫敦標志和動畫的出現,可聽見嗖的一聲。
[視頻鏡頭]
畫面切換至高角度拍攝一輛汽車在一條穿過田野的馬路上行駛。背景中,田野后面是樹林,樹林之后的山坡上可見一個村莊。然后切換至低角度穿過一道門廊向內拍攝一棟建筑物內的寬敞的白色大廳。兩個人騎著電動旅行箱穿過大廳。
[音頻]
它比的不是速度,而是看誰的二氧化碳排放最低。
[視頻鏡頭]
畫面切換至中景拍攝兩位殼牌員工看著攝像機,畫面拉近至兩人特寫。然后畫面水平切割為上下兩個分屏,每個分屏分別顯示兩輛車內的視頻,都是正面拍攝司機和乘客。接著畫面切換至路虎攬勝行駛在一條山間馬路上,然后又切至一位參賽隊員騎著電瓶車穿過一個村莊,然后切至一輛汽車停靠在殼牌加油站的一個加氫泵旁。視頻畫面切回上下兩個分屏,顯示一輛保時捷Panamera和一輛路虎攬勝都行駛在穿過開闊鄉間景色的寬闊馬路上。
[音頻]
控制中心幫助兩支參賽隊選擇清潔車輛,這些車輛由電能、氫燃料或其它能源驅動。
[視頻鏡頭]
畫面切換至中景正面拍攝主持人對著攝像機說話。切換至45度角拍攝主持人。切換至垂直分割的兩個分屏。一輛白色出租車在左邊畫面,一輛黑色出租車在右邊畫面。兩輛車均沿著兩邊樹木蔥郁的馬路行駛。
主持人
我們采用從油井到車輪的計算方法來統計比賽中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也就是說我們既計入了燃料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也計入了車輛實際行駛過程中的碳排放。
?[動畫]
一個黑色半透明文字框出現在畫面中央,左邊一半是代表阿爾法隊二氧化碳排放的黃色圓形指示盤,右邊是代表歐米茄隊的紅色指示盤。兩支隊伍都顯示出二氧化碳排放有所增加。
[音頻]
尖銳的蜂鳴聲伴隨著指示盤上讀數的增加。
[視頻鏡頭]
切換至正面拍攝一輛汽車在一條穿過開闊鄉間景色的寬闊馬路上行駛。馬路兩旁是田野,背景是一片樹林。切換至背面拍攝汽車沿著山間馬路行駛,向著中景中的一座典型的阿爾卑斯山莊駛去,更遠處是山頂有雪的山巒。
[視頻鏡頭]
切回45度角拍攝主持人。
主持人
因為即使在行駛過程中的碳排放為零,比如說電動車,但在汽車所用電能的生產過程中會產生二氧化碳排放。
[視頻鏡頭]
切換至特寫鏡頭拍攝一只手從一輛電動車上拔下充電線,接著切換至中景拍攝司機把充電線放回殼牌充電站內的一個充電點。然后司機回到車里。背景是城市景色,能看見一個轉盤標志。
[動畫]
整個畫面被一層半透明的黑色圖層所覆蓋。畫面右邊出現兩個指示盤。上面指示盤的中心是一個風力渦輪圖像,下面指示盤的中心是一個傳統的發電站圖像。指示盤上標有燃料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風力渦輪碳排放的指示盤讀數升至半圈,另一個指示盤則升到四分之三圈的位置。指示盤的前四分之一用白色顯示,其它部分則變成越來越深的藍色。藍色虛線代表轉移至充電站的排放流,充電站顯示在指示盤的左邊。一輛用線條勾勒的汽車從左邊駛來,停在充電站。一條電纜出現在車尾,然后插入充電站。然后充電線被藍色虛線所替代,代表碳排放轉移至汽車。
[視頻鏡頭]
切換至中景拍攝主持人站在畫面偏右的位置,動畫圖形顯示在主持人的左邊。切換至45度角拍攝主持人。
主持人
通過計算每輛車所使用的能源的總量,再加上這些能源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我們可以計算出每支參賽隊在每一賽段中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然后我們把每支隊伍在各賽段的碳排放加總起來。
[動畫]
三行三列9個指示盤出現在畫面 上,每個指示盤的中心都有一個線條勾勒的汽車。每個指示盤的刻度都在移動,來顯示不同的行駛過程的碳排放量。然后這些圖形被兩個指示盤所代替,顯示燃料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然后主持人的視頻被黑色畫面所取代,顯示前面出現過的燃料生產過程碳排放指示盤的動畫,以及一輛汽車在充電站。汽車駛過畫面,后面留下一條代表碳排放的藍色虛線。充電站及連接至燃料生產碳排放指示盤的虛線消失。汽車停在燃料生產碳排放指示盤的正下方,一個代表行駛碳排放的指示盤將汽車圍在中心。然后畫面更換為一個大圓圈,中心寫著二氧化碳,有兩個小圓圈與它少量相交。“碳排放總量”字樣出現在圓圈的左邊。
[視頻鏡頭]
切換至特寫鏡頭拍攝一個參賽隊的兩名隊員,然后切換至另一支參賽隊。這是夜景拍攝,兩支隊伍看起來都很急切地等著宣布比賽結果。切回中景正面拍攝主持人。
主持人
來得出偵“碳”大玩家第二季的冠軍是… 好啦… 你們還是去看節目吧。
[音頻]
殼牌助記曲調。
[圖形]
殼牌貝殼形標志出現在“出品”字樣之上,下面是#偵“碳”大玩家#圖標,位于白色背景的中心位置。
[文字顯示]
殼牌出品

格雷格·詹姆斯,英國電臺DJ和電視節目主持人
“偵‘碳’大玩家希望傳遞的理念是:我們不必停止旅行和探索世界,但重要的是,我們必須仔細考慮各種替代交通方式。此外節目還向人們展示了目前在該領域取得的進展和創新。”
關于偵“碳”大玩家
背景及研究
目前,全球近30%的能源消耗都用在了交通上——而如今,全球人口不斷增加,對能源的需求也持續攀升。
作為偵“碳”大玩家宣傳活動的一部分,殼牌對超過2000名英國成年人進行了研究,就如何在他們鐘愛的旅行與必須減少自己的碳足跡之間取得平衡了解了他們的看法。
研究結果顯示,31%的人把到有趣的新地點去旅行作為今后五年內的優先目標。盡管71%的英國人都想在旅行時減少自己的碳足跡,但有近50%的人不知如何去做。
不過,有52%的18-24歲的年輕人說,他們想了解更多如何減少旅行時的碳足跡——該比例遠遠超過接受調查的任何其它年齡組的人。

偵“碳”大玩家之旅行感受
標題: PTRANS_SUPERCUT_16X9_TGTHS2_291119_v3
片長: 1:12 分鐘
說明:
就如何降低碳足跡采訪偵“碳”大玩家中的三名隊員。
PTRANS_SUPERCUT_16X9_TGTHS2_291119_v3 文字整理稿
[背景音樂播放]
簡單的吉他樂,配以合成音效貫穿整個影片。
[視頻鏡頭]
特寫鏡頭拍攝一輛汽車內的兩個人正在笑和跳舞。喬丹·班卓在開車,莎姆·奎克坐在副駕駛座上。然后切換至洛伊薩·拉默斯和杰米·崔尼特在街道上奔跑的鏡頭。他們在笑,然后洛伊薩對著鏡頭做了個鬼臉,并用一只手比了個和平手勢。然后我們看到喬丹·班卓和莎姆·奎克相互擊掌,然后走進一個巴士站。
采訪莎姆·奎克
[視頻鏡頭]
莎姆·奎克在接受采訪,鏡頭拍攝她的上半身,然后是喬丹和莎姆帶著自行車頭盔在一條鄉間小道上扛著自行車走的鏡頭。他們與偵“碳”大玩家中的其他明星會合。他倆擁抱慶祝,其他人為其鼓掌。然后視頻回到莎姆·奎克的采訪,再切換至她和喬丹騎電動自行車。然后切回至莎姆接受采訪時的上半身鏡頭。
[莎姆·奎克]
參與拍攝偵“碳”大玩家真是太好玩了,我們不僅欣賞到穿越歐洲沿途的迷人風景,我個人也學到良多,特別是關于降低碳排放和我們可選用的交通方式。
[標題]
你在日常生活中怎樣出行?
采訪杰米·崔尼特
[視頻鏡頭]
視頻現在切換到杰米·崔尼特的上半身鏡頭。他在一個火車站接受采訪,采訪者在鏡頭外。然后切至杰米和洛伊薩騎著電動自行車駛向火車站的鏡頭,然后回到杰米的受訪視頻。
[杰米·崔尼特]
在我的日常生活中… 我沒有汽車,所以通常我會騎自行車出行。如果要出城的話,我一般會坐火車。
采訪莎姆·奎克
[視頻鏡頭]
接下來,我們看到莎姆·奎克在接受采訪,然后切換到她等車和上火車的視頻。
[莎姆·奎克]
我沒有改變自己的出行方式,因為我一向坐火車或地鐵出行。只是我現在更常用這些方式了,因為我真想做到更清潔的出行。
采訪杰米·崔尼特
[視頻鏡頭]
一輛電車在一條繁忙的街道上駛近鏡頭,然后切回杰米在火車站內接受采訪的視頻。
[杰米·崔尼特]
對于公共交通,我們要現實一些。我很支持公共交通,但公共交通必須要方便才行。
采訪喬丹·班卓
[視頻鏡頭]
喬丹站在倫敦橋上,背景是威斯敏斯特。他停下來看手機,然后看到一輛白色出租車在一條居民區的街道上行駛,接著是喬丹在出租車后座上的鏡頭。視頻回到喬丹在倫敦眼前接受采訪的鏡頭。
[喬丹·班卓]
我努力做出改變。如果我需要叫出租車,或使用汽車或其它交通工具,可能的話,我會要一輛電動車。
[標題]
公共交通是否有助于降低你的碳足跡?
[視頻鏡頭]
回到喬丹在倫敦眼前接受采訪的鏡頭。
[喬丹·班卓]
假如有200個人乘坐火車,你的碳足跡會少很多。如果換作大型汽車的話…設想這200人每人開一輛柴油車,碳足跡會大很多。
采訪杰米·崔尼特
[視頻鏡頭]
中距離拍攝一輛電車,然后拍攝一個繁忙火車站的內部,接著是杰米在火車站內接受采訪的鏡頭。
[杰米·崔尼特]
每個人都應考慮使用公共交通,這會降低我們的總體碳足跡。
采訪喬丹·班卓
[視頻鏡頭]
切回喬丹在倫敦眼前接受采訪的鏡頭。
[喬丹·班卓]
重點是要盡可能地做出這些小小的改變。
[圖形]
殼牌標志,一個有紅邊的黃色貝殼,出現在“出品”字樣之上,然后顯示偵“碳”大玩家圖標。
偵“碳” 大玩家的更多內容
觀看視頻
兩支隊伍挑戰誰能以更低的二氧化碳排放完成從倫敦到伊斯坦布爾的旅程
與參賽隊、主持人及任務控制中心見面
讓我們一起來認識比賽的主要參與者吧,無論是駕駛團隊還是幕后大腦、規則制定者還是裁判
低碳排放燃料
偵“碳”大玩家比的不是速度,而是看誰能更節能環保的完成旅程。了解專家們如何為參賽隊伍提供各種低碳燃料。
低碳駕駛的提示與技巧
了解如何通過改變駕駛方式、避免不必要的排放以及保持交通工具在最高能效狀態降低碳排放。
推薦內容
氫燃料
在向更清潔更低碳的能源體系轉型的過程中,氫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殼牌參與了多個旨在鼓勵交通運輸用氫的行動計劃。
電動車充電
在現代交通中,電動汽車將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而殼牌正通過不斷努力,滿足電動車駕駛者在充電方面的需要。
以自然為本的解決方案
這個世界需要一系列的措施來限制二氧化碳排放,同時亦要滿足日益增加的能源需求。了解更多以自然為本的解決方案,以及殼牌對其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